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风文苑
奶奶的老茶壶
信息来源:荆州廉政网 | 发布时间:2022-07-25

  我的奶奶,是一个从未跨进学堂门的农村老人。

  唯一认识十几个字,是解放军扫盲的时候教的。为此,奶奶一生都感激解放军,经常说:“多亏解放军,我才没成睁眼瞎,也算认识自己的名字,出门不会丢了。”

  一生没进过学堂门的奶奶,老年时住在学堂旁边。当时父母为了让我们上学方便,在小学旁边买了间平房,奶奶住过来照顾孙辈。

  当时村里小学条件艰苦,孩子没有茶水喝。家里条件好点的孩子,家里会准备一个杯子带茶水。但大多数孩子,都只能下课后,跑到学校门口的河边用手捧水喝,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奶奶搬过来后,打从心底里心疼这些孩子。看到学生往河边跑,连忙招呼他们来家里喝茶。来喝茶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家里的小茶壶不够用了。

  一生节约连灯都舍不得开的奶奶,难得上了一回街,从街上买回来三个大茶壶。

  房子有个大堂屋,奶奶在堂屋放了张大方桌,桌子上放着三个油亮的大茶壶,茶壶嘴用小木头堵着,每个茶壶把上系着一个茶杯。

  每天早上,奶奶就在门口升炉子,用一把大蒲扇扇啊扇。火升起来后,奶奶再到河边去打水。那时奶奶70多了,挑不动大水桶,用一个小红桶一趟趟提。水烧开后,奶奶在茶壶里丢进几片三片红,开水沸腾腾冲进去,茶水亮晶晶的红。待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过来,正好茶水凉了,甜甜的正好喝。

  每一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学生来我家喝茶。早上烧了的水喝光了,奶奶中午又烧。奶奶70多高龄,每天早上往返数趟到河边打水,我特别不能理解:“奶奶,您不要烧水了,我们家根本喝不完,都是别人喝了。”奶奶生气了:“什么别人,那都是你们一个学校的,我们住的近,烧点水给学生伢喝算什么?哪有不求人的时候,你小时候上学掉水坑里,是不是魏奶奶救你上来的?”我不说话了,默默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除了烧茶,我们家还是学生伢们的驿站。下雨天,谁家孩子的袜子湿了,到我家来换一双,奶奶帮他把湿袜子烘干,放学再带回家;男孩子们调皮,打架把衣服扯破了,喊一声“李奶奶”,奶奶慌忙拿出针线缝好。小朋友们排队放学回家,经过我家门口,总是此起彼伏的喊:“李奶奶、李奶奶……”“哎……哎……”奶奶笑眯眯的答应。

  有人跟奶奶说:“学生伢子这么喜欢你,都到你家来喝茶,你顺道卖点零食呗。”奶奶一口拒绝:“那些东西,伢儿们吃了就不吃饭。我这闲着也是闲着,给伢们烧点茶也没是顺手的事。”

  我小学毕业后,到县城附近读初中,奶奶依然在家烧茶,远近皆知。爸爸回家在门口铺了块水泥地,为了方便学生喝水,只要天气好,奶奶便把三把大茶壶摆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除了附近的学生,干农活的人经过也讨得一口茶喝。放假坐车到镇上,转三轮麻木回家,只要跟师傅说:“我家门口有三把茶壶。”师傅:“得嘞,小学门口李奶奶家。”

  奶奶七十五岁那年,去河边提水,脚一滑,把脸摔肿了。一家人回来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奶奶。奶奶笑呵呵:“算命的说我75岁有个大坎,我以为要去见阎王爷呢,没想到就是摔一跤,蛮好蛮好!”

  担心奶奶再摔倒,爸爸喊人在家打了一口井,奶奶不用提水了,烧茶烧得更勤了。

  奶奶的三把茶壶,一转眼就在家门口呆了十来年。小学购置了饮水机,喝上了纯净水,奶奶依然坚持烧茶。“还有路过干农活的,走街串巷的外乡人呢,歇脚的时候总要喝口茶。”

  奶奶也从七十多岁烧到八十多岁。一次突然的变故,奶奶中风了,躺在床上两年多。两年多的时间,奶奶很少出房间,但家里总没断过人声。路过的人们。总要喊几声:“李奶奶……”有人往家里放两只藕:“李奶奶,我挖了两只藕,放厨房,让幺幺煨您吃啊,这藕烂。”有人拿着新买的碟片:“李奶奶,这是刚出的花鼓戏碟片,我拿过来给您解闷。”奶奶忙不迭的道谢。

  每个人都说奶奶是好人,咋没有好报。我也觉得老天不公,坐在奶奶床前落泪:“您做了一辈子好事,咋就没有好报。”奶奶摸着我的头:“奶奶福报多着呢!奶奶本来只能活到75,老天爷又多给了五六年的阳寿,看到你们都大学毕业了,这还不叫好报啊!”

  奶奶一生乐观,享年83。奶奶走时,送葬的队伍长长的,望不到尽头。

  奶奶走后,老房子推倒重修,三把茶壶的家没有了,但是三把茶壶的精神一直传下来。

  从未跨过学堂门、从未跟我讲过大道理的奶奶,用她善良的一生让我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江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