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如同一杯咖啡,浓醇芳香;家风,如同一股泉水,清澈透亮;家风,如同一位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家虽然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但从我记事起,家人就从小事要求我,从每天不睡早床、吃饭要让客人先吃、如何做人、孝敬长辈……这些说教贯穿每一天,这些细微之处也自然形成了我家的家风。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孝敬老人、长辈。
爷爷奶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特别是年纪大了以后单独生活在一边,生活很清贫。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家里多做了几个菜,母亲总是要我请爷爷奶奶过来,或者给他们送一些过去。我母亲从来不跟父亲的其他几个兄弟计较,每年的团年饭,母亲总是第一个把他们接过来。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母亲就会煮一些鸡蛋,让我和姐姐送到他们的床前。那时经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先人只会把我们越吃越有。”她觉得对爷爷奶奶的孝敬是一种幸福。
父亲有五兄弟,难免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牵扯到上一辈。有一段时间,父母和爷爷奶奶产生了一些矛盾,而母亲依然要我和姐姐去送东西。那时我不理解,但母亲告诫我:“闹矛盾是我们大人间的事,和你们孩子没关系。”由于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这种影响,姐姐在获得第一份收入后,省吃俭用,就给奶奶买了一件毛衣,给母亲买了一件外套。我离家出远门读师范后,第一次寒假回家,用仅剩的一点没用完的生活费,给爷爷奶奶买了一些水果。在我和姐姐看来,孝敬他们是一种本分,而这些是我的父母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教育我们。
如今,我和姐姐都到了中年,孝敬父母长辈的优良传统早已深深烙进我们的心田。去年,母亲不幸中风,姐姐迅速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家争着和我轮流照顾。还在上小学的女儿也能主动地给奶奶喂饭。在我们两辈人的精心照顾下,母亲很快就好起来了。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在我记事起,就知道家里的长辈念叨这句话。还记得小时候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一次我到四妈家里玩,在她家的一个箩筐里发现了一个鸡蛋。我看周围没有人,就偷偷地装在口袋里,玩了一会儿就带回了家。
到家后当我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时,她板起脸问从哪来的,当我告诉她真相时,她拿出一根棍子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当时的我不知母亲打我的良苦用心,只觉得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更是经常教育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不要去贪图小便宜,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才心安理得,更要清廉自律,经得起各种诱惑。
父母经常跟我们说要“勤俭节约”。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做。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的家务事、田地里的农活在我记事起基本都会做了。记得还是上小学时的暑假,早晨,我在家里做早饭,姐姐和父母就到田地里去劳作,当他们满脸汗水地回来,我早已摆上一桌饭菜,那种勤劳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特别是全家人一起去劳动的场景,更是其乐融融。
父亲一贯对我们花钱方面要求得比较严格,每次星期天晚上去学校时,给我们准备了必要的零花钱,但母亲总是说宁愿多带一点以备急需,不可乱用,要懂得节俭不能浪费,更不能大手大脚。父母常常告诫我们:“男人是搂柴耙耙,女人是捆柴绳绳”。男人要勤劳,女人不忘根本。这句俗语也是说明勤俭的重要性,既要勤劳,也要节俭。否则居家过日子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如今,我也经常教导我的女儿,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充裕但也要懂得勤俭节约,不要轻易浪费粮食,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停,用过的水也可以拖地、冲马桶,等等。还有平时用的纸张,我把未用的反面钉在一起,可以进行练习题的演算。生活中的言传身教,都默默地影响着孩子。后来,女儿也学着我的样子不浪费粮食,她把洗衣机里的水用盆子装起来冲厕所……
一年前,女儿由于视力下降,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戴角膜镜,必须把手洗净,然后再用纸巾吸干手上的水分。几天下来,垃圾桶里全是她用过的擦手的纸巾。后来有一天,我发现她的桌子边上多了一摞好像用过但又非常干净的纸巾。女儿说:“这些纸巾只不过吸了一些干净的水,让它们干后又可以利用,白白扔掉了多可惜!生产这些纸要砍多少棵树,一棵树又要多少年才能长大?”她咯咯地朝我笑道:“我把这些用过的纸积攒起来,可以用来擦桌子,还可以做其它用。”这些细小的问题我们都没想到,看来她早已从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耳闻目睹了很多。
孝敬长辈,廉洁自律,勤俭节约……清廉家风,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代代传承。
如今,父母渐渐老去,我们也到了中年,女儿也慢慢长大。而优良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鼓励着下一代人,更加茁壮,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