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风文苑
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信息来源:荆州廉政网 | 发布时间:2019-06-02

  古人云:“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体现,但文章不是单凭学习就能学会,而人的精神气质却可以通过修养而获得。说这话的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代表作品有《武昌九曲亭记》《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超然台赋》《和子瞻煎茶》《游西湖·闭门不出十年久》《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

  苏辙幼年从母亲程氏读书,其母善用讨论启发式教学,每读完一篇文章,总要考问他古今成败的缘由,同时还将清廉为民、刚正不阿等精神教育融入其中,这也成为苏辙日后为官做人的本质之一。

  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辙同兄随父入京赴试,第二年兄弟两人同时及第。嘉佑六年(1061),又与兄参加“科制”考试,入第四等,出为大名府推官。

  熙宁二年(1069),神宗启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辙站在“保守派”一面,上书神宗和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后来他审时度势,感到在朝中待不下去,便请求放外任,先后被任命为河南推官、陈州学官、齐州掌书记、南京判官,期间始终不得以发挥政治才华。

  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神宗母亲高太后临朝听政,任用保守派人物执政,苏辙被召入京,任为右司谏,后累迁至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苏辙的官职时升时黜,最后以大中大夫告老还家,筑室于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或闭门著述,或终日默坐,度过了将近十年时光,卒年七十四岁。朝廷追复其端明殿学士,特赐宣奉大夫。南宋孝宗淳熙三年追谥为“文定公”。

  苏辙大力写作古文,在当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在理论上提出了进步的“养气说”,体现在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他所说的“气”与韩愈所指相仿,都是一种精神状态,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宏大气象。

  苏辙还认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饱满,文章自然充中溢外,气势磅礴,也即“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如何“养气”,苏辙强调社会阅历的重要性,认为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自述创作体会时也说“激发其志气”,曾广泛结交名者贤士,游历山川形胜,“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这种创作和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观点,比韩愈的“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又前进了一步,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养气”本质上是个人禀赋、经验阅历的潜移默化,虽然过程似滴水穿石般漫长,然有“智慧之光”烛照其中,亦有“生命之火”燃于其间。苏辙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尘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

  他将孟子的浩然之气具体化为对富贵、贫贱、患难、生死、得失的正确态度,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缸砚赋》中,他抒发从黄泥而成为缸、再破碎而为砚的“极美”现象,奉劝人们淡泊名利、守正笃实、修心守性,也窥见苏辙在极力涵养自己高贵的生命特质和精神人格。

  旖旎的山水、奇异的风俗给人以无限的激情和滋养,长期徜徉其间、涤荡心魄,自会生发出汪洋之势、淡泊之情、秀杰之气。司马迁早年遍游名山大川,积累了广博知识和丰富阅历,方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苏轼在《江行唱和集序》中也说:“山川之秀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遗迹,与凡耳目之所以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辙更是“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时,“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苏辙一生宦海浮沉,历经坎坷。他每到一处,皆用心赏景、珍惜友情,不以谪为患,时时波澜不惊而宠辱皆忘,在其诗文中都有体现。

  为了“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他离乡赴京,游故都、观名山、看大河,从而引发怀古之幽情;见京城宫阙之雄伟,府库城池之富大,从而感叹国家气象之巨丽;听欧阳修等文坛前辈的宏议,接触著名诗人苏舜钦、梅尧臣、曾巩等人,犹如品读到天下最好的文章。

  苏辙认为,一个人于此有不足,则于彼有所长;于此有所蔽,则于彼有所见,其势然矣。因此,他在荣升之时,决不会“春风得意马蹄疾”;失意落魄之时,也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都充分证明,功夫在诗外,经历着异常美丽,要想写出好文章,须具备强大的人格力量与深厚的修养历练。

  珠玑之光,照见未来。

  《宋史·苏辙传》曰:“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苏辙性情虽沉静简洁,但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其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其器识文章无不给今人深深的启迪。(陈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