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风文苑
山高水长话名节
信息来源:荆州廉政网 | 发布时间:2019-06-30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一个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路边摆好饭食,以供路过的穷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着一双破鞋,两眼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但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

  此典故叫“嗟来之食”,源自《礼记·檀弓》,体现饿者捍卫个人尊严的铮铮铁骨精神,后来也比喻廉者如玉般坚硬的名节。

  古往今来,泱泱中华涌现出无数坚贞不屈、正气浩然、舍身取义的豪杰代表。

  如三国嵇康,临刑前一曲人琴合一的《广陵散》成为世代流芳的千古绝唱;西汉大臣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持节不降,面对审讯毅然决然说出“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三千越甲可吞吴”佳话;司马迁忍屈辱受“宫刑”,狱中完成鸿篇巨著《史记》。

  还有人们熟知的屈原、岳飞、文天祥,及革命战争年代的方志敏、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诸多英雄人物。他们虽处时代不同,但重气节、讲立身、骨头硬,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或“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其风骨节操流转千古。

  也有许多志士仁人视名节同生命一样重要。东汉孔奋生活节俭,不为利益所诱,被讥讽“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正是这份“不能自润”换来了民众的爱戴与感恩,离任时竟被“追送数百里”。

  三国东吴郁林郡太守陆绩,注重名节,为官清正。他任满后欲坐船返归故里,由于一生廉洁,家无余财,没有东西装船,又担心船轻抗不住风浪,就请船夫搬来一块石头压在船头。陆绩回乡后,便把这块石头运回宅院,以作留念。千余年后,明代监察御史樊祉把这块石头移入城内官衙中,取名“廉石”,作为百官之戒。

  时代楷模范匡夫有句名言:“当官的要讲个气节,官儿不在大小,气节有大小。你越是把钱放得下,你就越是富有!”

  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审时度“利”方为上。有的从政者不为名利羁绊,淡然处之,“气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但有的领导干部利欲熏心,甘于被围猎,以致跌入腐败深渊。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心态,尽情展示权为利所用、利为己所谋的“59岁现象”,导致“晚节不保”、气节丧尽……种种失节失德行为,不仅使人格“掉价”,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毫无私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

  新时代党员干部时常面临着各种诱惑及严峻考验,如果放松政治警觉和思想改造,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操守,就会一失“节”成千古恨。

  因此,要谨记“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即使在匆忙匆促中,也不忘记对别人怀有仁慈、恻隐之心;即使是生活得穷困潦倒,也不应该丢掉气节、正义、清廉和谦让。

  “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名节是共产党人永恒的底色,也是立身之本、生命之魂和为政之道,更关联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每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务必要视名节为生命,以“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气节操守为人生信条,“日夜思之”“独善其身”,以此收获为官从政潜绩和百姓口碑。(陈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