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风文苑
负薪挂角济沧海
信息来源:荆州廉政网 | 发布时间:2019-05-16

  明代一位叫蔡敬的清官,自幼苦读诗书,立志为国家效劳,无奈家中贫困,夜读无灯,只能到村旁小庙借助烛光读书,最终经过孜孜努力考取举人,后因为官廉洁正直、政绩显著,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古人以勤奋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战国的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成为合纵六国的政治家;西汉朱买臣,自小家贫好读书,常常靠卖柴生活,后适逢汉武帝大力录用贤才,人生得以翻盘,其轶事成为典故;东汉的匡衡,凿壁读书,终成有名学者;北宋欧阳修,四岁丧父,买不起纸笔,其母郑氏就拿荻草秆在地上教他写字,后惟读书是务,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关于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更是数不胜数。如: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程门立雪、圆木警枕、昼耕夜诵……

  可见,古人一直把苦读求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是无数读书人的志向或梦想。虽然这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很大关联,但也此起彼伏地催生出群贤毕至的“清风现象”、见贤思齐的“马太效应”。

  钩沉史籍,爬梳文献,无论是南朝梁元帝怨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还是现代作家三毛所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或是当代杂文家陈四益所说“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多读书,就会更多地懂得先前的事情,使自己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皆充分说明读书之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嗜书如命的人来说,读书乃“安身立命”之本。英国作家科贝特有一次在书店用买面包的钱买了一本书,当时的科贝特可谓生活困窘,但他却在面包与书籍之间选择了后者,无不令人感佩。

  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才500余元,买书就要用去一半,有一回还购得一套380元的《史记》,导致当月常以快餐面果腹,但也甘之若饴。

  以史为镜鉴,不好好读书走向亡国的例子值得警醒。

  据《史记》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空有大志、目光短浅,学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后来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空叹“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难怪唐代诗人杜牧批判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其实,不善读书为项羽的一个致命弱点,这亦是“愚”症,惟有读书方能医治。

  以人为楷模,西晋的郝隆树立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然境界。郝隆的家乡有七月七日晒衣服的习俗,而家贫的他却解开衣扣,袒腹躺在庭院中,悠然自得地大晒肚皮。邻居问他什么原因,他傲然回答自己在晒书。

  读书达此重境界时,自然能“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胸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格局,洞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光影,耳闻“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幽静。

  读书更能激浊扬清,滋养浩然正气。

  在圣贤之书的浸润和洗礼下,不但能培植“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的乾坤清气、“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阳刚骨气、“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的天地正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浩然之气,还可激励从政者胸怀“子帅以正,孰能不正”的道德准则,激荡为商者自觉践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诚信理念,激发持家者主动涵养“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久”的家风美德,如此带来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呈现“海上生明月,天漄共此时”的朗朗盛景。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书帆济沧海,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或生活状态应是当代读书人的初衷吧!    (陈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