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何光中:传承优良家风 筑牢廉政之基
信息来源:楚天风纪 | 发布时间:2019-09-1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扎实练好“齐家”本领,推进家风促廉、家庭助廉,是新时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深化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领导干部家风是其作风的重要表现,廉洁齐家,自觉从优良家风中汲取营养,常修为政之德,要在“勤、俭、学、善、爱、廉”六个字上下功夫。

  一、在“勤”字上下功夫。

  勤是立身之本。尚“勤”是优良家风的共同基因。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晚清重臣曾国藩把“勤”作为人生第一要义,教育子女崇尚勤劳之风。他在评判一个家庭的兴败时靠三看。一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说明这个家族不勤劳,会慢慢懈怠下来;二看子孙有没有勤做家务,因为勤劳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相对轻松,但仍然替代不了勤奋的能动作用。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坚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的华罗庚,无不是用远超常人的勤奋付出才取得成功。作为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勤政为民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为官从政应有的道德操守和工作状态。当前,我们把党中央、省委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神落到实处,唯有勤政,不做应付守摊型干部,争做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的主动进取型干部。

  二、在“俭”字上下功夫。

  俭以养德。家风是映照官德的一面镜子。荆州“三袁”家族一直秉承节俭的家训,房屋不必过华,衣冠不必过美,饮食不必过丰,朋友往来不必过费,生日满旬不必延宾,冠婚丧祭不必越礼,贫穷时不忘本分,富贵时不忘珍惜等,都体现了崇尚俭朴的精神。“三袁”兄弟高中进士后,母亲让他们脚穿草鞋回家报喜,以此告诫他们要安贫乐道,堂堂正正做人,清正廉明为官。领导干部家风纯正则“雨润万物”,家风败坏则必为财货所迷,导致以权谋私滋生腐败。纵观大量违纪违法、贪污腐败案件,无不源起家风不正,贪欲丛生,不仅招致祸端,影响家庭,还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俭朴看似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为官者的做派与操守,照出党员干部的初心与追求。党员干部唯有先做到自身过硬,生活简单,“不以物喜”才能筑牢思想防线。

  三、在“学”字上下功夫。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耕读传家是优良家风中的普遍共识。其中的“耕”,因为社会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重视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修身基本功的优良传统则始终没变。孔子“庭训”孔鲤,教导他多读书、多学礼。孟母择邻断杼教子,更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倡导读书的典型范例之一。北宋名臣寇准,留有一首《六悔铭》警示后人,其中“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讲述的就是重教尚学。曾国藩要求子孙后代“半耕半读,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让其后代繁荣兴旺、人才辈出。中纪委曾推荐的有600多年历史的岳阳县张谷英村,张氏族人编写的《张氏家训》《族戒》,教育后人要“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耕读”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益借鉴。重视抓学习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加强学习是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市县处于政策落实执行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来一个大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增强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坚强党性的思想自觉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四、在“善”字上下功夫。

  “善”对传统家风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清朝康熙年间名臣张英,把和善作为立世之基,家训中的“夫福非和不致,和非积不成”“积和以敛福”对善作了阐释。“一封家书”成就“六尺巷”的佳话,名传乡里,已经成为邻里和睦、以和为贵的生动教材。党员干部更要从传统家风中所蕴含的“善”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把提高民主素养作为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的重要课程,以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真诚态度,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作出科学决策,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工作合力。

  五、在“爱”字上下功夫。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对人民对国家的大爱,正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他叮嘱后人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清朝诗人王渔洋用“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来教育后人为官处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任潍县知县的诗作,表达了浓浓的惜民之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现了深深的爱国情怀。党员干部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公与私的利益问题,私利要让位与国家,在荣辱得失上,要以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为重,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

  六、在“廉”字上下功夫。

  “廉”包含不贪、不贿两层意思。无论是张伯行张贴《禁止馈送檄》,成就清朝“天下第一清官”之誉,还是陶母责子退鱼,成就了“东晋第一纯臣”陶侃,都展现了家风促廉的重要作用。严以律己、严格约束家人既是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需要,更是党纪党规的客观要求。“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现实中,不少问题官员贪腐就与私欲膨胀有关。从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落马高官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干部腐化堕落都源起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萧墙之内”“枕边之风”导致私欲膨胀,失去了对尚廉家风的守望,失去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才出现了“父子兵”“夫妻档”,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的奇异景观,并最终形成一个共腐关系圈。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反腐无死角,法治之下无例外,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守好底线,过好“廉”关,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家风涵养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影响民风。党员干部要做守望优良家风表率,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加强政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永葆为民奋斗的姿态。

  (何光中  作者系荆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