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张钦:庸懒症就是腐败
信息来源:荆州廉政网 | 发布时间:2017-09-20

庸懒症就是腐败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法学会会长 张钦

  庸懒症与人情风、圈子文化是荆州市委和市纪委确定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治理的三种消极现象。过去,一提起腐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贪污、贿赂、奢侈、浪费等问题,而对庸懒症却见怪不怪。其实,上面讲的庸懒症与腐败一脉相承,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认真研究庸懒症的表现形式,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有力的对策,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本特征

  顾名思义,庸懒指的是平庸、懒惰。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廉政建设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做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廉洁清正,不贪、不占;另一个是勤政务实,做到勤思、勤奋、勤俭、实干,而庸懒正好与勤政背道而驰。庸懒症的具体表现为信仰缺失、精神萎靡;尸位素餐、坐享其成;职责任务、能推则推;不学无术、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甘居落后;浑浑噩噩、无所作为。

  首先,庸懒症存在的普遍性。几乎每个地方、每个单位、每个时期都有患庸懒病症的人。有人断言,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三分之一的人在干,三分之一的人在看,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捣蛋”,此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这种现象也确实屡见不鲜。

  其次,庸懒症产生的危害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庸懒症造成的后果并不一定亚于其他腐败问题,有的负面影响甚至更大,结果更坏。一是破坏了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前,有些实权部门、执法单位的工作人员是“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他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从严治党政、反贪肃贿,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之路不通,他们便改变策略,请客、钓鱼不去,红包、礼品不收,对待群众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事想找他们办真是难于上青天。有时企业和群众来办事,哪怕你再急他却不急。有的好不容易引进来完全可以落户的企业和重点项目,也因为时间拖不起、精力耗不起而落地他乡。二是带来了错误导向。有的人出工不出力,做天和尚撞天钟;有的只拿工资不上班,吃“空饷”。近期媒体披露,武汉海事局崔某峰病休2年多,工资照拿,他却在外开起了牛肉米粉馆,生意红火,“老板”当得有滋有味。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怪现象;有的庸懒者无事生非,整天琢磨人,挑拨离间,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有的搞内讧相互拆台,“槽里无食猪拱猪。”三是脱离了人民群众。一些基层群众对党政组织不满意,许多缘于对部分干部庸懒症的不满意。四是贻害了事业发展。庸懒症的人没有责任心、事业心,缺乏使命感,“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你搞你的大振兴,我自快活当神仙”,导致不少人无事做,很多事无人做。

  其三,庸懒症表现的间接性。由于庸懒症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组织正常肌体的侵害不是那么明火执仗,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少人对他们恨不起来,管不下去。从这个角度上说,庸懒症又是一种隐形的腐败。

  其四,庸懒症治理的顽固性。庸懒症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长期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这类现象的治理几乎使出全身解数,湖北省和荆州市这几年就开展了治庸问责、整治“四不”干部等一系列整治活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是难以断根,且反弹速度快,治理难度大,有的被视为无药可治的“癌症”。

  二、主要原因

  庸懒症产生原因复杂,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第一,用人机制缺乏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有始以来最先进的制度,但是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并不完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经济待遇“一刀切”,得奖励是没有区别的普惠政策,勤与干的,庸与懒的工资一样拿;论资排辈的潜规则下,提拔重用一起升,有的甚至庸懒者提拔得更快,你要对这些庸懒者进行经济处罚吗?结果是违反了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不仅处罚不能到位,反而有当被告之虑。过去对工作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同志尚可以进行物质奖励,现在任何奖励都要严格依规依制进行,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事实上的“大锅饭”体制对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有了公职人员身份,就算端上了“铁饭碗”、进入了“保险箱”,旱涝保收。如果不是因违法犯罪被开除公职,任何人都奈何他不得。

  第二,职责任务缺乏落实。有的人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干不好,工作任务很难到岗到位,久而久之,便再也无人给他安排工作。更有甚者,有的“刺头”不上班尚好,而一旦单位工作时有了他便会闹得鸡犬不宁。

  第三,绩效考核缺乏兑现。虽然在绩效考核上一些地方、单位想了许多办法,也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总体来讲考核指标量化不够、实用性不强,更重要的是奖惩措施既不宜制定,又无法落地。

  三、路在何方

  庸懒症既然普遍存在、长期难以治愈,就不能仅仅从个体素质上和一般层面上来开药方,而要从理念、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寻求对策:

  (一)要牢固树立无功是过无功是罪的理念。清代纪昀在其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写过一个被称为“白水清官”的郑苏仙。文中写到,此人做梦到了阎罗殿,看到一个官员气昂昂地走进大殿,然后他自称一生为官,所到之处只喝百姓一杯水,无愧鬼神。阎王则笑道: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上至朝廷大员,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你说不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是比你更廉洁吗?这官员听后不服辩解道:我无为无功也无过,更无罪啊!阎王继续数落:你处处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避嫌不敢说话,这不有负于民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未报朝廷,这不有负于国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核一次政绩,因为无功就是罪啊!现在,许多人为了不犯错误连蚂蚁也不敢踩,遇到问题绕道走,推三阻四或争功诿过,还振振有辞地强调客观原因!难道破坏投资环境,贻误发展事业,祸害人民群众,不就是有过有罪吗?!

  (二)要抓紧构建釜底抽薪旱涝不保的机制。你听说过私营企业有庸懒症、吃“空饷”等问题吗?没有!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完全不同。其实只要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公务员考试和其他公职人员资格考试、录用考试一考定终身的方式为工作人员聘用制、雇佣制,一聘一雇3至5年,期限届满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如20%左右进行淘汰,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庸懒症问题。当然,这要顶层设计到位,从国家立法层面进行规范,还要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进行配套。

  (三)要强力推出责权对等人岗适应的举措。一是细化岗位职责,将每个岗位的责权厘清。二是将干部放到最适合岗位,人才不用是浪费。滥竽充数,用“南郭先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三是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使干部交流、职务升降成为常态,改变公职人员只有受到处分才会免职降职或被开除的问题。

  (四)要实现奖优罚懒分配各异的办法。改革分配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工资分配等级上拉开档次,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人在经济政治待遇上就是不一样。

  (五)要落实绩效考核有过就追的铁律。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标准要高,充分体现跳起来摘桃子。二是在检查考评时要求要严,未完成考核指标的决不网开一面。三是在运用考评结果时要准,与人员职级升降、工资待遇紧密挂钩。

  (六)要注重探索教育干部职工的举措。教育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树立崇尚的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勇于探索,争先进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圆满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