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廖英:修好“三门课” 过好“三道关”
信息来源:公安县纪委监察局 | 发布时间:2017-07-01

  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修炼、实践、提升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是一个永不止步、臻于至境的过程。我的体会是,毕生修好“三门课”,始终过好“三道关”。

  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过好思想关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定力和信念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必须经历长期的、不间断的磨练。只有勤为思想“除尘”、精神“补钙”,才能做到信仰坚如磐石、信念永不褪色。

  二要坚持党性锤炼。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自己一生的必修课,要在理论指导下、在党章规范下、在实践基础上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内容。

  三要严格党内生活。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既是党章对每个党员规定的义务,又是党员干部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和提高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党性观念,始终保持执着与定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在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中,自觉明辨是非、经受住考验,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能力提升作为终身必修课,过好本领关

  一要勤于学,苦练内功。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对履行领导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打牢政治理论、思维能力和岗位所需的基本功,做到立场坚定、遇事从容、处置淡定、底气充盈,不断蓄积继续前进的能量。

  二要敏于思,补足短板。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主动的感悟。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不仅要学习成功的经验,还要吸取失败的教训。要在比较中思考,在研究中求索,日积月累、耕耘不倦、聚沙成塔、扬长避短。

  三要践于行,多干少说。坚持身体力行、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履行好分内职责,担负好肩上责任。

  把心态涵养作为终身必修课,过好生活关

  一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客观规律和道德准则行事,使自己在行为上有所戒惧、节制。一个人心无敬畏,则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其行为和带来的后果将是极可怕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核心是要敬畏权力。权力只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不可以用来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利,只可以依法行使、正确使用,不可以随心所欲、滥用权力。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作为纪委书记要思考好、对待好、处理好、使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秉公用权、为民用权、依法用权。

  二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常怀感恩,就会正确面对组织安排上的进退留转,每一个安排都是最合适合理的,每一个岗位都应该珍惜、努力。常怀感恩,就会在工作中遇到矛盾问题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把困境、逆境当作磨练和考验,把成绩和荣誉当作馈赠和鼓励。

  三要常怀平常之心。周恩来同志曾说,“我们领导干部要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是过了。要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对待物质生活平常朴素的态度尤其值得我们这一代学习。在当前物质供给足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我们领导干部要以高尚道德为追求,内心里保持住一块真善美的净土,这样才能使我们内心充盈、宁静,远离浮躁,在坚守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作者:公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廖英)